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已成定论,并且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两者并存时对靶器官损害风险较单纯高血压或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明显升高。因此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诊治与管理非常重要。
针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双重危害,最佳的药物应该是既能降低血压同时又能降低血尿酸。
1.具有降压作用的降尿酸药物
(1)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非布司他:适用于对别嘌呤醇不能耐受或存在禁忌证的患者。非布司他能降低血尿酸水平,主要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降低血压,并能改善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肾功能。
2.具有降血尿酸作用的降压药物
(1)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1992年首次报道氯沙坦具有剂量依赖性降血尿酸作用,从而ARB的降尿酸作用得以重视。2012年Choi对24768例新发痛风患者及50000例药物控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氯沙坦是所有ARB中排尿酸能力最强的,并且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疗效显著,有助于减少高血压患者发生痛风的风险。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老年患者,口服氯沙坦50mg/d治疗8周后,血尿酸下降值高达(59.03±44.37)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有研究比较了厄贝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和氯沙坦的降压与降尿酸作用,结果显示四种药物的降压效果基本相同,但氯沙坦降低血尿酸的效果优于其他三种ARB类药物。
氯沙坦通过降低人类尿酸转运蛋白1(URAT1)的mRNA水平发挥抑制尿酸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抵消氢氯噻嗪对尿酸的不良影响。综上来看,氯沙坦可被作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首选药物。
(2)钙通道阻滞剂(CCB)
研究显示,部分CCB可降低血尿酸,可能与其肾脏保护的作用有关。作用于不同钙通道的CCB降压作用不同,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有关该部分的证据有待进一步研究。
3.避免使用导致尿酸升高的药物
(1)利尿剂
利尿剂诱导的血容量减少效应能增加近曲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长期应用可出现高尿酸血症,其中以髓襻和噻嗪类利尿剂更明显。致高尿酸血症呈剂量依赖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者,应谨慎选择。
2642019-12-30
2722019-08-23
5702020-01-14
3802019-12-18
9962020-02-08
9982020-02-08
8892020-02-08
5242020-01-02
5062020-01-01
8982019-12-31
895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