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SBP≥140mmHg和DBP<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仍诊断为高血压。常用降压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一、高容量负荷高血压
容量负荷增加是高血压的重要机制,容量负荷与血压控制不佳显著相关,高容量负荷也是高血压合并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的病因或危险因素。钠摄入过量、肾功能不全导致的钠潴留均会引起容量负荷增加,最终致血压升高。
高容量负荷高血压者盐摄入>6g/d的1级高血压、低中危者首先推荐低剂量RAAS阻断剂+利尿剂或钙通道阻滞剂(CCB),高危或极高危及≥2级高血压首先推荐常规剂量的RAAS阻断剂+利尿剂(推荐优选ARB+氢氯噻嗪单片固定复方制剂),若不能达标增加钙通道阻滞剂(CCB),联合方案中优先推荐单片固定复方制剂。
二、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肥厚(LVH)是一种心室壁增厚、心肌重量增加和心肌重塑的心肌变化现象。高血压是致LVH的最重要原因,临床上有超过30%的高血压者可能发生LVH,且发生率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高血压和LVH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LVH可显著增加高血压者的冠心病、心力衰竭、卒中和死亡风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均能逆转LVH,但作用强度有显著差异。荟萃分析显示,ARB、CCB、ACEI、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分别可使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下降13%、11%、10%、8%和6%,ARB逆转LVH的作用相对最强。
高血压合并LVH者优先推荐ARB类药物如坎地沙坦、氯沙坦等,并用至足量;足量ARB类药物治疗后,血压未达标或考虑进一步降低时,可联合长效CCB或利尿剂,必要时也可ARB、CCB和利尿剂3种药物联用;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者,可考虑加用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静息心率>80次/min,或动态心率>75次/min(指24h平均心率),或快心室率房颤的高血压合并LVH者,可联用高选择性、亲脂性高的β1受体阻滞剂。
血管扩张剂如肼屈嗪与短效α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慎用于高血压合并LVH者。
三、心脏重症相关高血压
心脏重症相关高血压为高血压急症同时合并心血管系统相关的靶器官损害的危重症情况,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心力衰竭(AHF)、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围术期高血压急症也属于高血压急症的范畴。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权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14762022-08-31
14192022-07-19
1424202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