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主要症状,随着骨转移灶的扩大越来越强烈,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及生活上的不便,癌症患者尸检发现25%~85%有骨转移,最常见的原发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肾癌、前列腺癌、食管癌。
唑来膦酸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含氨基的第三代双膦酸盐类骨吸收抑制剂,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 Paget"s"s病(变形性骨炎)恶性肿瘤溶骨性骨转移引起的骨痛。
一、唑来膦酸的药理作用
1、主要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和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来抑制骨吸收。
2、治疗骨转移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化和已活化破骨细胞的增生来抑制骨的吸收,减少骨基质细胞因子的释放或抑制肿瘤细胞黏附于骨基质唑来膦酸与骨有高度亲和力,能优先被转运到骨形成或吸收加速的部位,一旦沉积到骨表面,就会被具有破骨作用的破骨细胞摄取;抑制破骨细胞对骨小梁的溶解和破坏,从而阻止肿瘤引起的溶骨性病变、减少骨吸收、减轻疼痛及降低由骨转移所致的高钙血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3、同时,唑来膦酸能够阻断由肿瘤细胞产生的各种各样刺激因子诱导的钙离子的释放,从而减少骨转移的发生和发展,并导致部分肿瘤细胞的死亡。
4、唑来膦酸还可通过抑制甲醛戊酸途径、阻滞细胞周期来诱导破骨细胞和单核细胞前体细胞的凋亡,达到抑制骨吸收的目的。
二、临床应用
1、肿瘤骨转移:癌症患者都会伴随一定程度的骨骼并发症,包括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脊髓压迫、碱性磷酸酶升高和疼痛。恶性肿瘤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临床并发症,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2、 Paget""s病: Paget,s病以骨骼个或多个区域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增加伴有骨骼修复不良,进而导致骨重建失调和骨转换增加为主要特征,双膦酸盐是其主要治疗药物。
3、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因绝经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骨代谢加快,造成骨形成与骨吸收之间的失衡所致。体内的骨量低下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骨组织的矿物质和骨基质减少,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威胁老年妇女健康
三、用药方法
1、由于唑来膦酸它具有高度骨亲和力,进入体内后被骨组织迅速吸收,能优先被运到骨质破坏部位,药物缓慢释放入血,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以原型从肾脏排泄,不被降解。具有强大的吸附力,药物的脱落率很低,并且少量脱落出来的药物可以通过强大的再吸附作用而重被骨组织吸收。因此,唑来膦酸具有更长的作用周期[]所以治疗骨质疏松症时,一年给药次即可。
2、对于治疗恶性肿瘤溶骨性骨转移引起的骨痛,高钙血症,则需3~4周一次。
2982019-09-01
2662019-10-28
4472019-08-30
3422019-08-29
9972020-02-08
9982020-02-08
8892020-02-08
9452020-02-08
5242020-01-02
5062020-01-01
8982019-12-31
896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