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资讯

看看你的便便,有没有肠癌的信号?这5类人更易患肠癌

看看你的便便,有没有肠癌的信号?这5类人更易患肠癌 妙手医生2019-10-22 239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刘女士今年59岁,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半年前开始出现稀便,每天10余次,后出现腹痛、便秘、肠梗阻入院治疗,经过检查发现竟是肠癌晚期!

 看看你的便便,有没有肠癌的信号?这5类人更易患肠癌

(图片素材来源于钱江晚报)

结直肠癌即人们常说的肠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18年全球新发癌症中,结直肠癌位居第三,发病率为10.2%。

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其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38.8%。

为年轻,肠癌就会“放过”你?

如果你还认为肠癌只发生在中老年人中,那你就错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肠癌盯上。

 看看你的便便,有没有肠癌的信号?这5类人更易患肠癌

看看你的便便,有没有肠癌的信号?这5类人更易患肠癌

看看你的便便,有没有肠癌的信号?这5类人更易患肠癌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美国癌症学会的研究发现:结直肠癌在年轻人中正急剧上升。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13年,20~30岁年轻人的结肠癌发病率每年增加1%~2%,而直肠癌的发病率每年上升3%。

年轻人患结肠癌的风险增加了一倍,而患直肠癌的风险则达四倍之多。

很多人不禁会问:为什么是我?

肠癌为什么会盯上你?

肠癌为什么会盯上你?其实肠癌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环境、饮食习惯和遗传等因素与肠癌密切相关。

饮食因素

肠癌的发病与饮食因素关系密切。低纤维饮食、高蛋白高脂饮食、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等缺乏都是肠癌的危险因素。

 看看你的便便,有没有肠癌的信号?这5类人更易患肠癌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尤其是长期低纤维素饮食者,由于饮食中缺乏足够的纤维素使大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过长,毒素吸收增加。

遗传因素

有肠癌家族史者,其发病风险比正常人高4倍。这不是玩笑,临床中就有这样一个病例:母亲45岁检查出肠癌,女儿31岁也发现肠癌。

 看看你的便便,有没有肠癌的信号?这5类人更易患肠癌

(图片素材来源于新浪微博)

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熬夜、长期吸烟是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处于极低活动状态是肠癌的重要诱发因素。

有时肠癌会在夫妻之间发生,有人戏称为“夫妻癌”。

 看看你的便便,有没有肠癌的信号?这5类人更易患肠癌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肠癌在夫妻间发生较多,是因为夫妻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基本相似,其中一方的不良习惯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个人,从而导致夫妻二人容易起出现类似的健康问题。

其实“夫妻癌”的本质还是相似的不良生活习惯长期作用的结果。

此外,接触致癌物如亚硝胺及其化合物、患克罗恩病等疾病也会使发生肠癌的几率上升。

大便出现这些改变一定要提高警惕

肠癌的发生可以通过便便的变化来体现,那么便便有哪些形态呢?

 看看你的便便,有没有肠癌的信号?这5类人更易患肠癌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看了上图这些异常便便,如果你的便便出现这些改变,你就要注意了。

大便性状改变:出现粘液便、血便或大便不成形、大便变细;

大便习惯改变:除去进食习惯改变的因素外,规律的大便时间突然发生变化;

大便次数改变:排便次数增加、减少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

大便出现上述这些改变,且持续一段时间,这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进行规范化治疗。

这些人更易患肠癌

1、有结直肠癌家族史

2、患有克罗恩病或溃疡性肠炎等疾病

3、更年期女性

4、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5、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

虽然肠癌常发生于50~75岁的人群,但是更偏爱高危人群。如果符合以上条件之一者,需在50岁之前进行检查。

预防肠癌要有针对性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1、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尤其要戒烟、戒酒。

2、少吃隔夜菜,尤其是重复加热的剩菜,减少油炸、烧烤、高盐腌制食物的摄入。

3、食物选择多样化,避免单一饮食,增加蔬菜的摄入量。富含纤维素的饮食(麦麸、玉米、燕麦、芹菜、苦瓜、水果等)可以促进排便,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吸收。

4、适当进行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等)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缩短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

遗传性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进行筛查

想要预防肠癌,就应该进行定期体检,超过40岁更要每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尤其是家中有患过肠癌的人,这类遗传性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进行筛查。

FAP筛查——患FAP应从10~11岁开始,每年定期复查肠镜,直到40岁。如果未发现息肉,可改为3~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为预防腺瘤发生病变,患者可在15~25岁时进行手术。

HNPCC筛查——确定为HNPCC但尚未发生结直肠癌的患者应从20~25岁开始,1~2年进行一次筛查,大于40岁的人,应每年进行肠镜检查。

其他高危人群筛查——如果有1个小于60岁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发现腺瘤样息肉,应在40岁前或是早于亲属发病的年龄进行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怎么办?

2个月很短吗?不短!能做很多次健康检查。

66岁的陈先生两个月前体检发现肛门息肉,陈先生觉得没有症状,便不顾医院的建议没有进行进一步检查,等两个月后出现症状再就诊发现已是结肠癌。

 看看你的便便,有没有肠癌的信号?这5类人更易患肠癌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检查有息肉一定不要姑息,尽早处理才可以从源头上“解决”肠癌!

如果在做肠镜体检时发现息肉,癌变之前将其切除是最有效的减少肠癌发生的方法了。

 看看你的便便,有没有肠癌的信号?这5类人更易患肠癌

(图片素材来源于新浪微博)

癌症的发生并不是一朝一夕,是经过数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同时肠癌也是遗传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有针对性的筛查更加重要,很多人对如何选择体检项目会有疑问,小编推荐阅读:花了2184元体检,却没查出癌症!划重点:这3项检查必须要做。

参考文献:

[1] Bray F,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et al. (2018).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8;0:1-31. doi: 10.3322/caac.21492

[2] 2014年中国分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中华肿瘤杂志,2018年第27卷第1期

[3] 徐富星.内镜诊治消化道息肉的进展.《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9

[4] 梁磊. 肠癌高危人群如何预防?[N]. 健康时报,2017-04-14(017).

[5] 尚本利,尚建伟.大肠癌的预防与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08):179.

[6] 洪洁.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与饮食预防[J].世界科学,2013(04):29-31.

 

相关资讯

最近更新

用药安全需要注意什么?

找不到我需要的药品?

咨询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