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常用的可降低血压的药物有五大类: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CCB)、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等五大类。
这么多种类的降压药,该如何选用呢?控制血压的最高境界是:要平稳地把血压降下来,不能让血压有太大波动;还应该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避免并发症。
降压药的作用就是降低血压,但因降压机制不同而各有侧重。我们更应该关注各类降压药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最适合的,且能够保护靶器官的降压药。
降压药分类
利尿剂: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各种利尿剂的降压疗效相仿,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排纳,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压起效较平缓,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作用持久,服药2-3周后作用达到高峰。
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在盐敏感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高血压有较强降压效果。
利尿剂的主要不利作用是低血钾征和影响血脂、血糖、血尿酸代谢,往往发生在大剂量时,因此现在推荐使用小剂量。
不良反应主要是乏力、尿量增多。痛风患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卡维洛尔、拉贝洛尔。降压作用可能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的RAAS。
降压起效较迅速、强力。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尤其是心律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患者,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相对较差。β阻滞剂治疗的主要障碍时心动过缓和一些影响生活质量的不良反应,较高剂量被他5阻滞剂治疗时突然停药可导致撤药综合症。虽然糖尿病不是使用β1阻滞剂的禁忌证,但它增加胰岛素抵抗,还可能掩盖和延长降糖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症,使用时要注意。
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收缩力、方式传导及窦性心律均有抑制作用,并可增加气道阻力。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房室传阻滞和外周血管病患者禁用。
钙通道阻滞剂:又称钙拮抗剂,主要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等。根据药物作用持续时间,钙通道阻滞剂又可分为短效和长效。除心力衰竭外钙拮抗剂较少有禁忌证。相对于其它降压药的优势是老年患者有较好的降压疗效,高钠摄入不影响降压疗效;在嗜酒的患者也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治疗还有抗动脉粥样应还作用。
主要缺点是开始治疗阶段有反射性交感活性增强,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不宜在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底下或心脏传导阻滞者患者中应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西拉普利。降压起效缓慢、逐渐增强。ACE抑制剂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尿蛋白作用,在肥胖、糖尿病和心脏、肾脏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患者具有相对较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不良反应是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高钾血症、妊娠妇女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
血管紧张素二受体抑制剂:常用的有氯沙坦,降压作用起效缓慢,但持久而稳定。最大的特点是直接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少,不引起刺激性干咳,持续治疗的依从性高。虽然在治疗对象与禁忌证与ACEI相同,但ARB有自身治疗特点,与ACEI并列为目前推荐的常用五大类降压药中的一类。
哪种降压药副作用最小?
其实是药都有三分毒,所以降压药也不例外,或多或少对身体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选择降压药,而且副作用小的降压药,一般要因人而异,不同的降压药的特性结合本身的情况,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案,每个人对降压药的适应程度不一样,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每种血压药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有的人体现出水肿,有的人体现出尿多、低钾,要选择正规类的药物,比如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选择ACEI类的药物为基本药物。可以选择ARB类的和CCB类,如果长期血压控制不好可以选择CCB类,地平类的控制片、缓释片作用效果比较好。
关于副作用,每个药物对身体条件都会一定的适应程度,要监控肝功、肾功的情况,看这个药物对自己的损害程度。
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大,不同患者间药物的有效剂量差异也很大,有的可达5~10倍,因此,应用药物治疗开始时须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直至血压满意控制或达到最大量或出现不良反应,达到降压目的后逐步改为维持量,之后长期坚持,不要突然停药或换药。
5632020-02-08
3332019-08-14
2362019-11-06
2702020-01-19
5372020-02-10
5892020-02-08
5632020-02-08
6152020-01-22
6122020-01-22
5702020-01-17
5762020-01-14
597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