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眼里,胆固醇正常了就应该停药,但现实中常会出现胆固醇指标已"正常",医生还让继续服用他汀药的情况。
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普通人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控制目标有区别
通常化验单上的供参考的"正常值"是指"无心血管疾病和危险因素"时的正常值,是针对普通的。而对于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而言,仅仅将LDL-C降到正常值还远远不够。
目前,临床上已达成以下控制LDL-C的专家共识:
1.已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颈动脉狭窄等,通常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将LDL-C控制在1.8mmol以下。此外,若患者冠心病危险等级较高,医生可能会进一步降低LDL-C的目标值。
2.单独患糖尿病或高血压,服用他汀类药物将LDL-C控制在2.6 mmolL以下;
2.同时患糖尿病和高血压,服用他汀类药物将LDL-C控制在1.8 mmol以下;
3.患慢性肾病,服用他汀类药物将LDL-C控制在2.6 mmolL以下。
#妙手医生# 提醒:如果您属于上述情况,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才能停药,切忌自己随意停用,避免疾病反复。
他汀药能稳定已形成的脂质斑块
胆固醇水平过高并非引发心血管危急事件的直接因素,胆固醇在血管上沉积形成的斑块脱落并触发凝血反应,形成"班块+血栓"的巨型障碍物堵塞住血管才是。
因此,单纯将胆固醇水平降低还不够,需要想办法预防斑块脱落。
值得一提的是,他汀类药物的确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1.抗炎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可视为血管的一种炎症反应。它是血管内皮细胞不断将附着的胆固醇包裹并试图消灭后产生的疙瘩。
他汀可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
2,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在维持正常血管张力和预防血栓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内皮功能失调是动脉硬化的原因之一。他汀可在短期内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3,抗血栓作用
他汀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降低血栓形成,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改
善心脑血管供血状态。
4,抗增殖效应
平滑肌细胞增殖是动脉硬化的重要条件,也是血管壁增厚的原因。他汀可以抑制机体平滑肌细胞增殖。
5.抗心肌纤维化
他汀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来抑制心脏胶原增生和逆转心肌纤维化,有效防止心衰。
什么时候可以停止服他汀?
根据服用他汀类药物目的不同,答案也不同。
如果仅仅血脂偏高,无心脑疾病及其它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高危因素,可将血脂控制在正常水平后停药,通过饮食控制血脂,定期复查,如无血脂升高可不必再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冠心病,需要长期服用,即使胆固醇已控制在正常水平以内。
服用他汀的注意事项
(1)服用剂量不可擅自决定,也不要擅自停药
通常,胆固醇水平越高,所需的剂量越大。但因他汀类药物有上述副作用,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合患者所需的量。
很多人担心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会对肝脏和肾脏产生毒副作用,因而服药的依从性不高,有的甚至会自行停止服药。这是不对的。
对于肝脏或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而,长期低剂量服用他汀类药物并无大碍。只有极少数情况下,医生需要监测原本肝肾功能不强的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后的相关体征,并视情况停药,例如肝炎、肾病患者。
(2)不要漏服或擅自间断性服药
服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需要长期服用才能见效,若中途停药会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继续增长、斑块脱落或不稳定的斑块发生破裂,上述情况都有再次引发脑梗死的可能性。
4472019-10-06
2542019-09-22
2732019-10-07
235201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