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艺人高以翔录制节目昏迷一事引发关注。今日(11月27日),宁波卫健委的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确认,高以翔已经离世。
网传信息称,11月27日凌晨,高以翔在宁波录制浙江卫视真人秀《追我吧》过程中晕倒送医抢救,并附有具体抢救过程。
今日上午,新京报记者从宁波卫健委一名工作人员处确认,高以翔已经离世,被确认为猝死。
骇人听闻的猝死,究竟是什么?
猝死,就是指平时身体健康,能蹦能跳的人,在短时间内突然因自然疾病死去。猝死的可怕的在于,很突然,经常让人毫无防备。
有数据据统计,我国每年猝死人数高达54.4万人,这意味着每天会有一千多人突然离开人世。
发病后一小时内死亡作为"猝死"标准。
猝死的背后,竟是这些"杀手"在兴风作浪
1、冠心病——常见杀手王
冠心病作为最常见的原因,引起的猝死大概占到了80%左右。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堵塞或严重狭窄引起的严重心肌缺血。冠心病发生猝死最常见的还是严重的心律失常,比如室颤(室性纤维性颤动)。
2、过度疲劳——逐渐累计的杀手
过度疲劳人群将来仅十分之一的人能安享天年。目前,为什么年青人的猝死也屡屡发生?因为他们的工作强度大,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不注意自己的自身保健、不定期去医院复查等等,都是过度疲劳造成猝死的重要原因。
3、运动——披着健康外衣的杀手
像之前的北京马拉松赛,有两位年青人死在比赛场上。数名运动员也是死在比赛场上。运动过度,是造成猝死的直接原因之一。
4、性猝死——乐极生悲的杀手
这是人们都知道的原因,大家可自行脑补。
5、药物性猝死——易被忽略的隐形杀手。
日常服用的一些药物,也有可能成为引起猝死的罪魁祸首。
以治疗心律失常药为例,地高辛、西地兰、洋地黄毒甙,虽然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药,可若使用不当会诱发心律紊乱、房室传导阻滞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如未能及时发现,可因室颤而致死。
所以患者切不可擅自用药,应遵医嘱谨慎用药。近几年,由于药物因素导致的猝死病例日趋增多,应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猝死前会有什么特殊感受呢?
全身麻痹,身体难以动弹,无法呼喊。
↓
呼吸渐渐无力,大脑缺氧,意识开始模糊。
↓
大脑缺氧导致失明,睁着眼睛看不见周围;听觉也慢慢变弱,只能听见自己最后的呼吸。
↓
努力想要表达,却无能为力,绝望、不甘。
↓
脑袋里面过了一次所有重要的人,最后无奈接受"死"的真相。
猝死"前"的争分夺秒,有可能会挽救一条生命
一旦发生猝死,立即进行简易的心肺复苏术(即拳击胸部、心脏按压及口对口呼吸)。
拳击胸部方法是以紧握着的右拳对着胸骨中点猛击两下,这种较强的刺激可以激发心室搏动,使停跳的心脏恢复功能。如果拳击胸部两次无效,则马上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的具体操作
将病人仰卧,背部垫以硬板,按压者将右手置于病人胸骨下1/3处,左手放于右手之上,用力将胸骨下段压向脊柱,使胸骨下降3~4厘米时,心脏即被挤压于胸骨及脊柱之间,而将心腔中的血液排出,随后将手腕放松,胸骨因胸廓弹性而复位,产生胸腔负压,使静脉血回流至心脏。如此反复按压,每分钟约60~70次。
按压时用力要均匀,切忌暴力,否则易引起肋骨骨折及内脏损伤。按压是否有效,可在大腿根部摸股动脉搏动,如有股脉动搏动,则证明是有效的。
在心脏按压的同时,须进行口对口呼吸,方法是将病人头向后仰,颏提高,保持呼吸道通畅,施术者一手将病人鼻子捏住,深吸一口气后,紧贴病人嘴,用力吹一下,这时病人的胸部略隆起,然后由于胸部自身的弹力使气呼出,如此反复动作,每分钟16~18次。如果病人未出现复苏心脏及自主呼吸,简易复苏术应一直持续到由医生接替的电击除颤、静脉给药、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等,不应半途而废。
心脏猝死可发生在任何场所,复苏的成败关键是早期识别和早期抢救。早期识别中听心音,测血压均不易做到,可采用一手拍打病人观看神志,另一手同时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的方法,利于早期识别。
早期抢救要强调"立即"二字。所以平时要进行必要的手法训练,以利抢救时准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