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31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1791例。
特别提醒:普通人请勿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运用中医中药,脱离辨证论治都是不准确的!治病请遵医嘱。
早间的一条新闻刷屏: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许多朋友在感叹,今天是否应该去囤点双黄连口服液?这条似乎能让民众对中医进一步坚定信心利好的消息,在小编看来,却不免产生了一丝担忧。转去看微博,许多理性的中医师,几乎都有着一样的认识:中医的核心优势在于辨证论治,而不是简单的对抗病毒。
中药在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除了直接作用于细菌病毒以外,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人体的内在环境,从而使人体达到一种平衡和稳态。
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没有直接抗病毒作用的处方,按照中医的辨证论治,依然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在实验室有着抗病毒作用的处方,如果不能对应患者的证候群,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预期疗效。
直接对抗病毒是一种线性思维。人体不是一个试管,感染新冠病毒的机理,也不能简化为在人体这个试管里注入了病毒,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就能取得疗效。
人体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有着很强的自我运行管理能力,这种平衡能力,我们可以称之为免疫力,也可以理解为中医所讲的“正气”。
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这种稳态和平衡被打破,致病因素才能产生致病作用。
这次新冠病毒肆虐,从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诊疗指南来看,就其中医病机而言,不管是第三版提出的湿热毒瘀,还是第四版提出的寒湿疫毒,前往武汉的一线专家,对于“湿”这个病机,有着统一的认识。前线发来的患者舌象,舌苔都比较厚腻,使用化湿的方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其他地区,同样的新冠病毒感染,当地的医生根据病人的证候群特点,使用了其他的处方,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通许人民医院在国家救治方案的基础上,辨证使用经方,短短六天,达到了“感染患者体温迅速控制,生命检测指标回归正常”(据通许人民医院公众号)。
这是因为,即使是同一种病毒,在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下,在不同的人群中,产生的证候群,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国家诊疗方案中,都强调了因地制宜,辨证论治。我想这样的观点是十分务实的,也是符合中医核心精神的。
双黄连口服液,是一个经典的中成药,主要成份是:金银花、黄芩、连翘。这三味药物,都是清热解毒类的中药,对于风热外感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有着不错的效果。
对于一部分对证的感染者,会有一定效果。但是如果患者体内夹湿,这个药物就显得势单力薄。如果是寒湿型,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再使用这个药物,那就是南辕北辙。
在预防方面,中医强调提高人体的正气和改善人体内在的环境。我反复表述过这样的观点:尚未感染的普通人群,用清热解毒药预防病毒感染,类似于敌人尚未兵临城下,我方军队先一通自我扫射,不仅不利于杀敌,还会损伤自身的正气。
因此,板蓝根也好,双黄连也罢,既不能作为预防用药,在感染患者中,如果不对证使用,效果应该也是有限的。
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安心神,调起居,节饮食。我深信,只要措施得当,民众配合,我们一定能顺利抗击新冠疫情,迎接庚子年的春暖花开。
81122020-02-07
68442020-02-07
81102020-02-07
6222020-02-06
5352020-02-06
5802020-02-06
4982020-02-06
61520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