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1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就将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在这一天,糖尿病就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主题。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估计,全球糖尿病患者至今已超过2亿,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3.5亿。
可见,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糖尿病,而且这种病的发病率还呈高速增长的态势,被WHO称为21世纪的“流行病”。
那么糖尿病到底是怎么找上人们的呢?下面我就来说一下其中的原因。注意7点,彻底远离糖尿病!
1.遗传因素
糖尿病很多都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而且Ⅱ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较Ⅰ型糖尿病更为显著。其实,糖尿病遗传的不是它本身,而是它的易感性,易感性就是由遗传基础所决定的患病风险和患病几率。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瓜豆的种子在土壤里必须有适宜的阳光雨露,才能发芽、开花和结果。糖尿病的易感性好像是种子,必须有某些环境因素作用才能发生糖尿病,这些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饮食结构不合理、病毒感染等。也就是说,如果只有种子,没有环境因素的影响就不会有糖尿病的发生。
2.肥胖因素
肥胖最容易导致Ⅱ型糖尿病的发生,也就是说肥胖者Ⅱ型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特别是腹型肥胖型的人。前面我们讲了这种类型的肥胖者容易引发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说原本20单位胰岛素就能满足身体需要了,但是现在需要50单位才能起到同样的作用,早期增加了胰岛的负担,时间一长,糖尿病就发生了。
3.懒惰因素
有些人不爱运动,就不喜欢干体力活,但是只有体力活动才能减轻体重、增加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研究发现,强体力劳动者并发Ⅱ型糖尿病远低于轻体力劳动者或脑力劳动者。所以人懒,不爱活动已经成为Ⅱ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4.饮食因素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吃得虽然越来越好,但吃得也越来越没营养了,餐餐精米白面,顿顿大鱼大肉,肉蛋奶吃得过多,粗粮、蔬菜吃得太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结构使很多人越来越胖,而肥胖恰恰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项调查证实,常年吃肉的人,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常年吃素的人,这主要是因为肉食中含有的脂肪和热量都很多,所以,饮食多样化,简单化,避免营养过剩才是根本。
5.精神因素
常年精神不好也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心理的压力都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分泌大量增加,而这些激素都是使血糖升高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这些激素长期大量的释放,势必造成内分泌代谢调节紊乱,引起高血糖,从而导致糖尿病。
6.病毒感染
有些Ⅰ型糖尿病患者,是在病人患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后发病的,其原因在于病毒进入机体后,直接侵及胰岛β 细胞,大量破坏β 细胞,并且抑制β 细胞的生长,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乏,最终引发Ⅰ型糖尿病。
7.自身免疫
Ⅰ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病人血清中可以发现多种自身免疫性抗体,其原因在于病毒等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后,使机体内部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产生了一系列针对胰岛β 细胞的抗体物质,这些抗体物质,可以直接造成胰岛β 细胞损害,导致胰岛素分泌缺乏,引发糖尿病。
2362019-09-04
2442019-09-16
2872019-09-16
2912019-09-04
5922020-02-08
5482020-02-08
6042020-02-08
5802020-02-08
5832020-02-05
5482020-01-23
6272020-01-22
649202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