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
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
1.化脓性中耳炎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状主要是耳痛、流脓。小儿的全身症状比成人明显,可有发热、呕吐等。严重的并发症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其他并发症有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以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
①全身症状
轻重不一。可有怕冷、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一旦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②耳痛
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如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眠,烦躁不安。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顿减。
③耳流脓
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为黏液、黏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④听力减退及耳鸣
开始感耳闷,继则听力渐降,伴耳鸣。耳痛剧者耳聋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晕,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
⑤耳聋
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一般为传导性聋。
2.非化脓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
(1)听力下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大多可于感冒后、乘飞机下降或潜水时,出现听力下降,可有“自声增强”现象。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聋的严重程度常有波动。
压迫耳屏或头位改变时,听力可有所改善,中耳积液黏稠时,听力不会因为头位的变动而改变。儿童多无听力下降的主诉,表现为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注意力不集中,或看电视时要求过大的音量。
(2)耳痛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时可有轻微耳痛,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在继发感染时可出现耳痛。
(3)耳内闷胀感或闭塞感。
(4)耳鸣 一般不重,可为间歇性,当头部运动、打呵欠或擤鼻时可闻及气过水声。少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还可出现耳内流水,但是持续时间甚短,仅为数小时或1天左右。
(5)耳镜检查 急性期鼓膜周边有放射状血管纹。鼓膜紧张部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方移位;
锤骨短突外突明显。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淡黄、橙红或琥珀色。慢性者鼓膜乳白色或灰蓝色,不透明。若分泌物为浆液性,且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呈凹面向上的弧形线,透过鼓膜有时可见到气泡,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增多。若鼓室内积液多,则鼓膜外突,鼓膜活动度受限。
阿莫西林可以治疗中耳炎吗?
得了中耳炎可以使用阿莫西林治疗,因为中耳炎大多数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因此一般需要口服抗生素,中耳炎的主要的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
阿莫西林,对大多数致病的G+菌和G-菌(包括球菌和杆菌)均有强大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中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因此阿莫西林可以治疗中耳炎。
中耳炎的治疗主要是原则是控制感染以及通畅引流,主要有以下的治疗方法:
(1)对于早期首选足量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务必彻底治愈,迁延不愈变成慢性中耳炎会更加难治疗,甚至形成胆脂瘤。
(2)麻黄碱滴鼻剂,保持鼻腔通畅,但是麻黄碱需要使用小于7天,以利于恢复咽鼓管的功能。
(3)鼓膜穿孔以前可以使用苯酚滴耳剂,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鼓膜穿孔后可以使用双氧水清洗外耳道脓液,然后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
(4)此外注意休息,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对全身症状重者可以继续支持疗法,例如退热以及补充电解质等。
5952019-08-23
3592019-09-04
3762019-08-23
2592019-09-22
4942019-12-27
5232019-12-27
6772019-12-26
7012019-12-09
5682019-12-09
5272019-12-06
520201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