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试行第四版方案相比,试行第五版方案主要有哪些变化?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增加 “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传染途径】将“接触传播”改为主要传播途径,增加“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易感人群】删除“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临床表现
少数患者症状增加“咽痛”;
重症患者增加“和/或低氧血症”;
“少数患者”改为“轻型患者”,并删除“多在1 周后恢复”。
➤实验室检查
增加“LDH”增高、“部分危重者可见肌钙蛋白增高”、“粪便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诊断标准
分为【湖北以外省份】和【湖北省】,其中【湖北省】增加【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流行病学史】“武汉地区”改为“武汉市及周边地区”;“ 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改为“有病例报告社区”;删除“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增加“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临床表现】增加“和/或呼吸道症状”、“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湖北以外省份)“、””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或无流行病学史。且同时符合临床表现中2条(湖北省)”
➤临床分型
增加“轻型,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治疗:
(1)一般治疗:
“或可加用利巴韦林(成人首剂4g,次日每8小时一次,每次1.2g,或8mg/kg iv. 每8小时一次)。要注意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相关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同时要注意和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抗菌药物治疗】删除“加强细菌学监测,有继发细菌感染证据时及时应用抗菌药物”。
(2)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增加“【氧疗】:重型患者应接受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并及时评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是否缓解”;【有创机械通气】增加“较多患者存在人机不同步,应当及时使用镇静以及肌松剂”;【其他治疗措施】增加:“ 应当注意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由于免疫抑制作用,会延缓对冠状病毒的清除”、“对有高炎症反应的危重患者,有条件可以考虑使用体外血液净化技术”。
➤病例的发现与报告分为【湖北以外省份】和【湖北省】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权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14782022-08-31
14232022-07-19
14302022-07-19